七夕节作文

时间:2024-01-04 15:00:01
七夕节作文

【实用】七夕节作文合集9篇
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抑或是生活中,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,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,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。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夕节作文9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七夕节作文 篇1

“乞巧”——是“七夕节”节俗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。是乞求智巧,祈求心灵手巧之意。

在我的家乡蓬莱,七夕节“乞巧”家家户户都要做巧果。

巧果是一种面食,用模子造型(各种动植物水果及吉祥物的形状),在大锅里烙成金黄酥脆小面点,然后待冷却后用线绳穿成串,挂在炕头的墙上,遂成一道七夕风景。

巧果是大人们的忙碌和辛劳,孩子们的最爱和欢喜。

每当七夕临近,孩子们都要提前好几天到东邻西舍去预定“巧果”模子(模子不是每家都有。有大中小三个号,而且图案也不一样),协商约定先后使用顺序,然后甜言蜜语讨妈妈欢心,请求妈妈多发一些面,多做一些巧果,并且发誓多帮妈妈干活,揉面,卡(音)巧果,烧火。

七夕这一天,从早到晚一整天村里都飘着巧果的香气,还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。

做巧果:发面,揉面,搓面,切或揪面剂儿,然后是把面剂儿按到模子里,按实按平整,然后在面板上一卡(音),形态各异的巧果初成。

然后是烙巧果,烙巧果是技术活也是辛苦活。

七月暑热,妈妈们俯身在胶东大锅上,在烟熏火燎中一边摆翻腾挪,一边指挥灶火的大小旺炆。一锅又一锅……烘烤的面香氤氲着、弥漫着、飘荡着。房间里,村落中,人们的脸上,心中。

巧果出锅,盛在笸箩里,簸萁里,金黄酥脆,香气四溢。

穿巧果:是用线绳将烙好凉透的巧果穿成串。穿巧果也很讲究,先要用彩色布条缝好的穗头或是水果(沙果,海棠果,小苹果)打底,然后把巧果一个一个穿成一米左右的串。(还要考虑图案形状的搭配)。其间还要穿一些迷你小串,让孩子们提在手里,玩耍、比看、吃食。

送巧果:邻里间,亲戚间,家里有孩子的还要互相赠送巧果,以示友好;长辈还要给自家的孙侄辈送巧果,以示喜爱。

挂巧果:巧果穿好后,家长会给孩子们分配,一人少则几串,多则十几串,然后挂在炕头的墙上。既好看,又可慢慢风干,还可以随时取食。这样可以存放到春节不坏。到春节时用油一炸,金黄酥脆又是一道美食。

七夕巧果是儿时的期盼、快乐。也是记忆中永存的美好和温馨。

因为七夕是弟弟的生日,更增加了对七夕的情感和留恋。

如今每家的孩子少了,七夕一定没有以前热闹。缘于七夕巧果的快乐正在慢慢淡去。

现在,孩子们的小食品如此丰富,不知还有几家七夕在做巧果!孩子们还会喜欢吃巧果吗?

七夕节作文 篇2

暑往寒来春复秋,夕阳西下水东流。

在不知不觉中,七夕,这个不寻常的日子,已悄悄来到,牛郎织女,这对有情人,终于能在鹊桥上相见一面。人们也忙忙碌碌,一是为了庆祝牛郎织女,一是为了能和自己的牛郎织女共度这美好的时光,或是能借此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牛郎织女。

红轮低坠,玉镜将明。此时的西湖,广场,以至于大街上,来来往往,一时之间不知从哪儿冒出这么多牛郎织女,都一副副亲密无比的样子,好像他们才是真正的牛郎织女。不久便一轮明月挂青天,几点疏星明碧汉,凉风袭来,不知是高兴,是凄凉,还是伤感,都已说不清了,正像孟庭苇唱的那样,这是一个没有情人的情人节。

行走之间,眼珠子一转,一个念头涌上心头,谁说没有情人,家中不知有多少。于是,又转了几个弯,便回了家,走到书桌前,看到书架上放的那一本本“情人”,兴奋至极,一时不知该和那本“情人”共度这“春宵一刻值千金”的良夜。脑子想着,眼光在书架上搜索,突然,眼睛一亮,《人生若只如初见》,不错,书名听起来有一股温馨的感觉,就它了,便坐在书桌前,看了起来。

看着看着,一首熟悉的诗词映入眼帘:

纤云弄巧,飞星传恨,银汉迢迢暗度。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柔情似水,佳期如梦,忍顾鹊桥归路。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

不错,正是少游的《鹊桥仙》,写得又正好是牛郎织女,不过这样一个伧俗的故事,到词人面前,竟变成了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”,临水照花似的惊艳无语,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,这一句,也许只有这一句,含蓄的安抚了这对有情人。

呵,谁说这是没有情人的情人节,邂逅一个人,眼波流转,微笑蔓延,黯然心动,但邂逅一首好词,如同在春之暮野。

七夕节作文 篇3

这是一张胶东传统中的大炕,炕上祖孙两人相对而坐,慈祥的奶奶将一大串巧果果挂在了她对面小孙女的脖子上。小姑娘大约三四岁吧,天真无邪的小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,奶奶和蔼地望着自己的小孙女,目光里满是慈爱。明媚的阳光从窗玻璃射进屋来,形成几束银色的光束,暖暖的,在祖孙二人的头顶上方折射成七彩的光环,绚丽而耀眼。小姑娘白璧无瑕的脸蛋在光环的映射下,越发的水灵娇嫩,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茉莉花,散发着淡淡的香气,健康可人。她仰望着奶奶笑着,笑着……银铃般的笑声飘荡在温馨的小屋,幸福快乐洋溢在她那圆圆的胖乎乎的小脸上,她还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只有鲜花和笑声,还会有荆棘和痛苦,她现在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快乐的、幸福的……脖子上的那串巧果果在七彩光环的映射下,闪烁着色彩斑斓的光芒……

小时候,每年的七夕节奶奶和妈妈都会为我们姐妹几人亲手做些巧果果,有大的、中等大的、还有小的,小的基本上就和水饺剂子那么大。我们小孩子对大的好像不太感兴趣,对小的巧果果特别钟爱,超级喜欢。每逢这一天妈妈就和一大盆面,没等面发好,我和妹妹就已经摩拳擦掌等着下手了,心里的兴奋劲儿就别提了,我和妹妹总是各自带上奶奶给我们准备好的罩兜儿,坐在面板前的小凳子上等着。好不容易等到面发好了,我就和妈妈、奶奶还有妹妹围坐在一起着手做巧果果了。等到大人把面揉好醒好以后,奶奶就把醒好的面切成水饺大小的剂子,撒一层干面粉,我就开始动手了,把剂子团一团一个个地放进事先洗刷干净的木质模子里,按平了,然后一磕,于是各种图案的巧果果便欢快地跳到面板上了,有小花篮,有小鱼,有花,有知了……妹妹小,就负责把磕出来的巧果果拾到木质托盘里。妈妈奶奶,我和妹妹,我们一起忙活着,既是干活,又像做手工,其乐融融,好不快活。要知道,那时候的我们没有象现在孩子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玩具,所以玩面团对我们来说就是很好的橡皮泥了,平时大人是不让动手帮忙做面食的,只有到了七夕节,才会让孩子们一起分享做巧果果的快乐,然而这种快乐却是我记忆深处永远难忘的温馨和幸福,挥之不去!

那时候没有烤箱,巧果果是在烧柴火的大铁锅里慢慢烤熟的。巧果果烤的好孬,要看火候合不合适,火不能太旺,要小火慢火慢慢的烤制,这样出锅的巧果果有点金黄,芳香四溢,香味飘到院子里,家养的小狗就会站在院子中间仰着头,鼻 ……此处隐藏1729个字……转瞬即逝,任何的美丽都是要付出代价的,没有轻而易举就可以拥有的幸福。他们的故事是一个童话,略带悲情色彩的童话。

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是千百年来,人们时时刻刻都期望的爱情故事的结局,总是无法得到,仍有人没有放弃这样近乎理想状态的结局。

如今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,这种完美的爱情可遇的机率近乎为零,因此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,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一种奢求。

这样不被人抱有希望的爱情,可遇到便是无法名状的美好,何不努力追求?

曾问过许多人:是会选择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?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会选择前者,极少的人选择两情相悦。其实,爱与被爱都是一种幸福。如果今生能遇到一个真正爱你且值得你爱的人,未尝不是难得的幸运?

任何人都不愿自己的付出未有丝毫回应,两个人的世界中,理论上付出是互相的,实际上也不尽然。相濡以沫,亘古不变的,是曾经走过的荏苒岁月。

为了不给自己留有任何的遗憾,因此不要放弃心中的念想,给自己一个机会,和心中的人相遇、相知、相爱。

在七夕时日,愿所有人都能够在鹊桥上遇到心想的那个意中人,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
七夕节作文 篇7

爸爸告诉我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——七夕节。关于七夕节还有个非常动听地故事。传说每到这个日子,天上的牛郎织女就会在横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,小时候的我经常会在七夕节这天观察天空的情景,看有没有喜鹊飞过,那应该就是鹊桥上的喜鹊。 一大早,爸爸就在思考该买什么礼物送给妈妈。我笑嘻嘻地说:“妈妈平时这么爱臭美,要不就送给她一条项坠吧!”爸爸说:“嗯,就这么定了!” 于是,我们两个来到珠宝店。珠宝店里的项坠可真多啊!有美丽的“花朵”、纯洁的“天鹅”、精致的“帆船”……看得我们眼花缭乱。我和爸爸精心挑选,经过反复地琢磨,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天鹅代表高贵、优雅,很适合妈妈。于是,我们选了一款天鹅项坠。 我们回到家,把项坠藏在妈妈的被子底下,并拉钩许诺谁也不告诉妈妈,因为我希望这份礼物能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! 晚上,我们故意让妈妈早点躺在床上休息,当她掀开被子,发现一只美丽的天鹅对着她笑时,激动地说不出话来。过了好一会儿,她才慢慢睇说:“谢谢你们送我的礼物,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七夕节礼物!” 哦!妈妈,只要你喜欢就好!

七夕节作文 篇8

又是一年七夕,看似无关的节日。

天空一丝丝暗淡,织成澄澈冰凉的夜。没有看见星辰,亦没有如往年一般在夜里下起雨来。洁白如瓷的月被谁悬挂在夜冷冷的瞳孔中,安静地,倾斜了一地柔弱的光线。

记得母亲曾说起,在她儿时的那个年代,在这一天的夜,总会有些人家将盆子放在院子里,收集那晚的雨水。传说那些并非纯粹的雨,而是织女与牛郎相会时落下的泪,若女子用来洗脸,便会得到天仙般的容貌。

而我终究不曾尝试过,便也不知真相是否如此。儿时的我,也不知为何相见也会有眼泪?不知很多年以前的这一天,是否真的有谁用了这样一盆冰凉的水洗脸,又怀了怎样的心情?印象中的女子,总是这般多情而温柔的动物,似一尾鱼,在冰凉的水中兀自摇曳着远去。风在一个空间与另一个空间里飘荡,似乎在偷听谁与谁耳边的情话。缠绵的话只有化作声音或者文字时才会变得动人,却又变得不真实。而永恒,莫不是是更虚假的幻象?

想起,谁曾在某一个凉如水的夜晚祝我“情人节快乐”,那个可爱的模样。

我莫名的收下这特别的祝福,后来才想起大概是因为不久后的平安夜或是圣诞节。于是被莫名的感动了一阵子,以至于好久以后的今天,当我忘了那个具体的日期后,还依稀记得那个透着几分可爱的话。

这一年的七夕,大概不会再有人对我说“情人节快乐”了吧,因这到底不是与我相关的日子。忽而想起,是否也该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道一声“情人节快乐”,却只怕不是谁心中所期盼的那个人。却依旧愿意怀着美好的祝福度过,在这美丽的节日。想象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会如何遇见在长长的鹊桥,会不会有鲜红的玫瑰,背景是荒凉抑或繁华……

兀自绵长的遥想,却是空白。不过如往常一般的,安静的夜……

仰望星空,浩瀚而美丽。细细沉思,我似乎能明白些为何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能经久不衰了,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七夕之夜的星空是如此美丽吧!生命的真相,莫不过一个空寂的夜,留你独自循着那一缕绵薄的气息,兀自猜想?

七夕节作文 篇9

供奉“磨喝乐”

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,即小泥偶,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

缂丝七夕乞巧图轴,手持荷叶。每年七月七日,在开封的“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、州西梁门外瓦子、北门外、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,皆卖磨喝乐,乃小塑土偶耳”。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,已不再是小土偶了,相反的,越作越精致。磨喝乐的大小、姿态不一,的高至三尺,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。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,磨喝乐的装扮,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,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,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,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,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。

拜织女

“拜织女”纯是少女、少妇们的事。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,多至十来人,联合举办。举行的仪式,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,桌子上置茶、酒、水果、五子(桂圆、红枣、榛子、花生,瓜子)等祭品;又有鲜花几朵,束红纸,插瓶子里,花前置一个小香炉。那么,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、少女们,斋戒一天,沐浴停当,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,于案前焚香礼拜后,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,一面吃花生,瓜子,一面朝着织女星座,默念自己的心事。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、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,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。玩到半夜始散。

染指甲

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,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、广东两地,也有此风。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,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,不仅可以年青美丽,而且对未婚的女子,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。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,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,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。

妇女洗发

妇女七夕洗发,也是特别的习俗。在湖南、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。例如湖南湘潭地区《攸县志》:“七月七日,妇女采柏叶、桃枝,煎汤沐发。”而散文名家琦君(浙江籍)的《髻》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,都在七夕沐发。这项习俗,大约和七夕“圣水”的信仰有关。人们认为,七夕这天取泉水、河水,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,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。有的地方直接叫它“天孙(即织女)圣水”。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,也就有了特殊意义,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,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。

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。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,如抹在眼上和手上,可使人眼明手快。

结扎巧姑

陕西黄土高原地区,在七夕节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,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,谓之巧姑,不但要供瓜果,还栽种豆苗、青葱,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,剪豆苗、青葱,放入水中,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,还穿针走线,竞争高低。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

《七夕节作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